为巩固申报书撰写辅导成果,春节假期结束后,学院于2025年2月27日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武汉大学熊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姜胜林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柳伟研究员、湖北大学顾豪爽教授,对本院申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申报书进行辅导打磨。本次辅导会由院长游龙教授主持,学院近20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辅导。

辅导会聚焦申报书的精细打磨与深度优化。四位专家与申报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针对申报书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指导。专家们逐一对申报书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环节进行点评,提出精细化修改意见,并从科学价值、创新性、研究方案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申报教师发现申报书中尚未察觉的问题。
经过多轮辅导打磨,申报教师能够进一步优化申报书内容、聚焦细节问题。同时,辅导会为申报教师提供了一个与专家深入交流的机会,这种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申报人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还能促进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此外,专家们还分享了丰富的申报经验,为申报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进一步增强了申报教师的信心。
通过本次辅导会,学院教师对申报书的撰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确了下一步的修改方向,为提升申报书的质量和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简介:
熊锐,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99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03-2004年加拿大Guelph大学访问学者。目前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质中的相变及轨道、电荷、自旋有序等丰富的物理学行为;自旋电子学相关的自旋转移、自旋相互作用、自旋翻转及驱动以及相关的自旋纳米器件的原理、制备和性能;热电和介电材料及器件的机理、设计及性能等。在相关领域承担及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Phy. Rev. Lett.、Nat. Commun.、Adv.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姜胜林,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长期从事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元器件研究,主持完成3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还多次被评为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等,其课题组致力于铁电、介电陶瓷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柳伟,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高层次人才。2002-2012年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完成本硕博学业,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马普所做博士后。从事热电材料与拓扑电子材料的结构调控和物性优化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等重要期刊发表33篇。2012年获国际热电学会Goldsmid奖,2021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审稿人:胡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