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晚,湖北大学微电子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二期时代“芯”人大讲堂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以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众多本科生与研究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为促进学术与产业的深度交流,微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夏晨老师与湖北大学驻珠海研究院熊娟老师特别邀请了宁波超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张凡博士,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专题报告。张凡博士凭借其在该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深入剖析了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挑战以及人才需求,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报告。

报告伊始,张凡博士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系统梳理了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以及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并详细阐述了当前该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他从半导体器件物理和微电子工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科研产业界的前沿动态,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在分享个人经历时,张凡博士介绍了其在宁波超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国内首个新型化合物半导体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批量生产研发团队的历程。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基于二类超晶格技术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品的定型和批量生产,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凡博士还强调:“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让我们换个波段看世界,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他还指出,当前光电探测产业链仍存在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而行业对电科、光电、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人才的需求正急剧增加。他鼓励在场学生珍惜在校时光,学好每一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并以自身经历为例,阐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等你们毕业后从事生产研发工作,就会深刻体会到当年为什么要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等课程。”

报告接近尾声时,作为湖北大学校友、微电子学院电科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张凡博士,通过对个人求学经历和职业发展过程的追溯与深度解读,为在场学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报告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研究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他们深受启发。

微电子学院活动负责人表示,学院将继续秉持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学生成长的宗旨,邀请更多行业顶尖专家走进讲堂,分享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通过此类活动,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国家芯片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审稿人:万美琳)